◎6月大型企业PMI为50.1%,略高于临界点,但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大型企业的生产活动略有收缩。
◎6月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分别处于扩张区间和收缩区间,表明当前宏观经济“供强需弱”格局明显,而这也会制约下半年物价回升势头。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保持在49.5%,与5月持平,显示出制造业整体景气度基本稳定。
与此同时,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显示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在解读数据时表示,6月份,制造业PMI与上月持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比上月下降0.6和0.5个百分点。从产出看,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扩张,但持续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数据显示,6月大型企业PMI为50.1%,略高于临界点,但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表明大型企业的生产活动略有收缩。
相比之下,中型企业PMI为49.8%,小型企业PMI为47.4%,虽然位于临界点下方,但比5月份均有所上升,尤其是小型企业PMI,从5月份的46.7%回升了0.7个百分点,表明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所改善,也显示出市场仍具有一定的活力和韧性。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主要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为50.6%,略低于5月的50.8%,但依然高于50%的临界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继续维持在扩张状态。
新订单指数为49.5%,较5月的49.6%微幅下降,并且低于临界点,说明市场需求景气度有所减弱。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6%,比上月的47.8%有所下降,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库存量在减少。
赵庆河解读数据时表示,从行业看,金属制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均高于55.0%,相关行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纺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生产指数均低于临界点,企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
而新订单指数比上月微降0.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仍显不足。从行业看,造纸印刷及文教体美娱用品、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3.0%,相关行业市场需求较快释放;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行业新订单指数均低位运行,企业反映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6月生产指数延续下行趋势,主要是受需求不足拖累。
6月生产指数能够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主要与当前外需拉动较强、企业消化前期积压订单(6月在手订单指数下行0.3个百分点)以及年近期基建和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等因素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6月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分别处于扩张区间和收缩区间,表明当前宏观经济“供强需弱”格局明显,而这也会制约下半年物价回升势头。
赵庆河表示,受近期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1.7%和47.9%,比上月下降5.2和2.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较大。
王青判断,下半年CPI同比将继续在1.0%以下的低位运行,三季度PPI同比回升至正值的难度较大。
王青表示,6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3%,与上月持平,连续两个月处在收缩区间。这与5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指数升至50.5%、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相背离。不过这也表明,在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回暖态势有待进一步观察,外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宜过度高估。
王青判断,受上年同期低基数及3月和4月出口新订单指数处于扩张区间等带动,6月和7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有望升至两位数。但后期新出口动能恐有所减弱,届时出口增速将出现回落。
赵庆河解读数据时还表示,6月份新动能持续增长。从重点行业看,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2.3%,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装备制造业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保持扩张,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继续发展壮大。高耗能行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47.4%和49.5%,继续低于临界点。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掌上明珠家居信息化中心总监张浩:“川派家具”转型升级需破解“断层”难题
男子因骑共享电单车被罚,交警:无牌不允许上路!当地明确不鼓励发展共享电单车,路面投放的基本都未上牌
美国大选“首辩”后,特朗普支持率超60%,华尔街点评;耐克市值一夜蒸发超2000亿元;法国国民议会选举倒计时|一周国际财经
如何应对新能源波动性带来的电价波动风险管理问题?专家建议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完善现货市场中的系统成本疏导机制